云南滇康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
针炙铜人的应用与养生方法的介绍 针灸铜人是我国古代针灸教学的模型,古代的医学生们通过在铜人上面的针刺实践,来初步掌握针灸的操作方法,针刺铜人也是古代针灸操作考试的项目之一。现存*早的针灸铜人是宋·王惟**圣针灸铜人,自宋以后针灸铜人广泛运用于医学生针灸教学及民间针灸疗法的学习中。从古至今,针灸疗法广泛运用于祖国医学及传统养生中,准确的穴位定位,对于针灸的应用及疗效十分重要。直到现在,走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校园里,时常还能看到中发布时间:2021-06-01 09:57 点击次数:529 次
-
中医脉象诊断仪的种类与应用 中医脉象诊断仪具有多种诊断功能: 1、心肌缺血诊断仪:应用特殊脉象图诊断心肌缺血,临床观察病人663例,诊断符合率74.3%,本仪器*大优点是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早于心电图。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2、脑缺血诊断仪(中风诊断仪):应用计算机拾取信号进行数字图象识别,判断脑血管供血瞬间变化,早期判断脑供血不全,本组观察病人632例,占68%脉象图诊断脑供血不全在时间上早于CT,达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发布时间:2020-10-19 09:11 点击次数:877 次
-
脉象训练仪的产品功能描述 脉象训练仪是中医药大学、针对目前各中医院高校教学现状合作研制开发的。本套系统不但能够模拟临床中各种脉象,使学生提高对脉象实际认知能力,还可以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中医脉象学习、实践和教学测试的平台。该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扩展。网络版脉象训练仪分为两个部分,主控机遥控平台和单机接受脉象训练。脉象训练仪外观大方,底部滑轮方便仪器的移动。仿真手的选材质感柔和,使脉象训练更贴近于临床。全发布时间:2020-10-13 09:53 点击次数:718 次
-
推拿手法测定仪主要功能的描述 推拿手法测定仪是用于测定推拿手法动力学特征的仪器含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期中硬件由测力平台、A/D转换卡和计算机组成。软件将对所有捕获的资料进行分析管理,输出并打印结果。推拿手法测定仪主要功能如下: 不同操作界面(包括:管理者用户、普通用户、个人用户) 个人用户管理,在管理者用户界面可增删个人用户及手法类型,并可建立个人密码。 资料获取(出样频率、操作者、手法类型、操作时间)。 资料编辑发布时间:2020-09-03 16:03 点击次数:534 次
-
中医四诊设备及四诊类别 中医四诊设备及四诊类别所谓「望诊」,(中医四诊设备)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徵象;「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这就是对病人面目、口、鼻、齿、舌和苔、四肢、皮肤进行观察,以瞭解病人的「神」。扁鹊很重视也很善於望诊,把它列为四诊之首。所谓「闻诊」,是指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发布时间:2020-08-26 21:02 点击次数:867 次
-
智能中医脉象仪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智能中医脉象仪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一般来说,智能中医脉象仪由脉象传感器、脉象预处理单元和计算机信号处理单元等几个部分构成。脉象传感器是脉象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脉象仪获取脉象信息的客观性。1.智能中医脉象仪脉象信息的采集借助于传感器采集脉象信息。根据其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压力传感器、光电式脉搏传感器、传声器和超声多普勒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纳米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与石墨烯传感器也成为传发布时间:2020-08-13 13:54 点击次数:483 次
-
针炙铜人介绍 针炙铜人介绍明正统铜人明太医院按照宋天圣针炙铜人的特征,铸造了一座明正统铜人。这座铜人铸成后一直放置在明、清两代的太医院内。惨遭洗劫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太医院也遭到了洗劫,明正统铜人被八国联军抢走。清朝御医陈守忠费尽周折,试图从八国联军手中要回明正统铜人,但是明正统铜人被八国联军视为奇物,一直不肯交会回。重铸铜人清太医院为弥补这一损失,于光绪30年又仿明正统铜人重新铸造了一座铜人,这就是光绪铜人,发布时间:2020-08-06 09:21 点击次数:409 次
-
中西医诊断方法的融合——现代中医“八诊”方法的建立 中西医诊断方法的融合——现代中医“八诊”方法的建立“四诊”是中、西医在临床诊疗实践中收集临床资料,获取**各种变化信息的重要方法,是临床诊疗实践活动的起点,所以是现代中医进行辨证论治的前提和基础。传统中医的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它们都是对**表现于机体外部的形、色、味、状(脉及症)等特征收集与分析发布时间:2013-07-17 01:40 点击次数:2725 次
-
中医的八诊八法 中医的八诊八法上次说了一下八诊,现在说一说八法,因时间急促难免不周,请斧正,中医的临床八法:中医有八种治疗大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在临床运用中皆需掌握分寸,太过或不及,用之不当,皆能伤正。蒲辅周先生的名言是:“汗而勿伤、下而勿损、、温而勿燥、寒而勿凝、消而勿伐、补而勿滞、和而勿泛、吐而勿缓。”汗法:汗而勿伤汗法是外感病初期有表证必用发布时间:2013-07-17 01:38 点击次数:3190 次
-
回族“汤瓶八诊”传承人 回族“汤瓶八诊”传承人2010年10月29日10:44:35来源:新华网【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发布时间:2013-07-17 01:28 点击次数:266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