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古代针灸用具的起源-针灸铜人

日期:2024-03-29 21:52
浏览次数:5908
摘要:

 针灸教学模型|人体针灸模型|针灸模型|仿古针灸铜人|针灸铜人|古代针灸铜人



.古代针灸用具的起源-针灸铜人



北宋针灸铜人为北宋天圣五年(1027)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所制造,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

  铜人上总穴位有657个,穴名354个,开创了应用铜人进行教学的先河.

  古代供针灸教学用的以青铜浇铸而成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始于北宋天圣年间,明、清两代也曾制作,对经络腧穴直观教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针灸铜人的发展史

  一、北宋针灸铜人

  北宋天圣五年(1027),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铸造针灸铜人两具,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铜人既可供针灸教学之用又可作为考核医生水平的工具。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载,考试前先用黄蜡封涂铜人外表孔穴,其内注入水,应考者根据主考官所提出的腧穴,定位针刺。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如取穴不准,则针不能刺入。这两具针灸铜人因战争关系,一具在南宋时失落;另一具为金人所得,传到元代,已有缺损,由尼波罗(即尼泊尔)人阿尼哥于至元二年(1265)修复。

  二、明代针灸铜人

  明初,由于修复后的北宋针灸铜人又已昏暗难辨,于是,明英宗诏命仿照北宋铜人重新铸造,于正统八年(1443)制成,而北宋铜人原件遂被遗弃,下落不明。此外,明嘉靖年间(1522~1566),针灸学家高武也曾铸造男、女、儿童形状的针灸铜人各一具。现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具明代铜人,高89厘米,男童形状。

  三、清代针灸铜人

  1742年,清政府令吴谦等编撰《医宗金鉴》。为奖励主要编撰者,曾铸若干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这批铜人,现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藏有一具,系女性形状,高46厘米,实心,表面有经络、腧穴,但人体造型欠匀称。现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具针灸铜人,高 178厘米。有人误认为这就是明正统年间仿宋重铸的铜人。其实该铜人的形制与北宋铜人出入甚大,实际是晚清铸造的。

  四、现代仿铸针灸铜人

  1978年,南京医学院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合作,研制仿宋针灸铜人一具,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它是用青铜冶炼浇铸而成,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打开后可见浮雕式脏腑器官,闭合后则全身浑然一体。高 172.5厘米,重210千克。1987年, 河南开封何保仪等也根据历史文献,铸造针灸铜人一具,以图复原。此外,在古代针灸铜人的启发下,利用现代光电技术和电脑控制技术,制作经络腧穴人体模型,远比古代铜人精巧,并有很多新产品投放市场,供教学用。



 

  据近几十年的临床实践、针灸治疗范围已扩大到300多个病证,其中有100多个病证单独使用针灸方法,即可取得实际疗效。

  古代医籍中运用针灸治疗外科病证约有40种,其中针炙治疗疮疡类**的文献*多,约占2/3以上,治疗湿疹、缠腰火丹、乳痈、肠痈、瘰疠、瘿气等均有独特疗效,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晋.《甲乙经》记载有800多种针灸适应证。涉及内、外、妇、儿各科**。明代陈会撰《神应经》一书,共载24门,500余证的针灸治疗方穴,内科病证占17门。其中对急证、痛证、痹证、肠胃病、**症、痿证、中风、遗尿等有良好疗效,享誉至今日。

  针灸在治疗妇科**方面,有大量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疗效显著的有痛经、带下、胎位不正、滞产、外阴白斑、不孕等病症。

  运动针灸治疗小儿病证的记载约有60种,文献量较多的有惊风、痫症、脱肛、脐风、疳积、疝、龟背、囟门不合等病证。古代医学还将针灸用于小儿预防保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以疳证、惊风、小儿痿证、小儿杂病等的疗效较为满意。

  在治疗五官科**方面:在眼科、喉科方面运动*广,并以针法为主。象麦粒肿、红眼病、鼻渊、乳蛾、牙痛等效果都很好。

  现代被发现或新出现的**,如艾滋病、太空病,以及戒烟、**、美容等针灸治疗,也者有可喜的成果,也是针灸治疗方面的新世界。

  针灸对种类**的治疗有哪些特效呢?根据有关方面的研究和报道,1237例病人针灸疗效的分析,针灸对各系统**的疗效为:神经系统**519例,有效率93。2%;循环系统298病例,有效率89。6%;呼吸系统123例,有效率80。5%(其中肺炎61例,有效率98。4%,表明针灸治疗肺炎有明显的疗效);消化系统61例,有效率77。0%;泌尿系统85例,有效率74。1%;内分泌系统39例均有效;炎症性**231例,有效率89。6%;晚期癌症26例,好转3例,表明针灸治疗癌症也有一定疗效。1237例病人中,结果**168例,显效67例,好转857例,无效118例,恶化17例,死亡10例。针灸****与针灸无效病例相近,而以好转病例*多,占69。3%。这也说明了如何将针灸好转的疗效提高到显效,以至**,为今后的重要研究课题。此统计可做为一个参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针灸的疗效问题。




文章来自: 女人世界(www.4738.com) 原文:http://healthy.4738.com/20101214/107963.html